成語(Idiom):刻薄寡思
發音(Pronunciation):kè bó guǎ s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忖度少,思慮狹窄,言行刻薄。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刻薄,指為了小事而斤斤計較,小氣刻意;寡思,指思考問題少,思維狹窄。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心胸狹窄,思慮少,言行刻薄。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來形容那些為了小事而斤斤計較,心胸狹窄,言語刻薄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有一則故事:春秋時期,齊國有個叫荀卿的人,他的言辭刻薄,思慮狹窄,因此被稱為“刻薄寡思”。后來,這個成語就用來形容心胸狹窄,思慮少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形容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刻薄寡思地對待別人,很難和他相處。
2. 這個人思慮狹窄,言辭刻薄,真是刻薄寡思的典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刻薄”的意思是小氣斤斤計較,而“寡思”的意思是思考少,思維狹窄。所以,刻薄寡思的人就是那種心胸狹窄,思慮少的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形容人性格或行為的成語,例如“狹隘小人”、“兇神惡煞”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個刻薄寡思的人,總是捉弄我。
2. 初中生:班里有個同學很刻薄寡思,經常說別人的壞話。
3. 高中生:作為一名成熟的學生,我們不能刻薄寡思,應該寬容待人。
4. 大學生:刻薄寡思的人往往難以交到真正的朋友,這種心態不值得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