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墳
基本解釋
傳說中我國最古的書籍。《左傳·昭公十二年》:“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杜預 注:“皆古書名。”“三墳”,三皇之書,也有認為系指天、地、人三禮,或天、地、人三氣的,均見 孔穎達 疏引。近人 章炳麟 《檢論·尚書故言》則謂:“墳、丘十二,宜即 夷吾 所記 泰山 刻石十有二家也。”今存《三墳書》,分山墳、氣墳、形墳,以《連山》為 伏羲 作,《歸藏》為 神農 作,《乾坤》為 黃帝 作,各衍為六十四卦,系之以傳,且雜以《河圖》,實系 宋 人偽造。
成語(Idiom):三墳
發音(Pronunciation):sān fé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連續喪失了父母和配偶,形容悲痛至極。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三墳是指父母的墳墓和配偶的墳墓,而一個人連續喪失了父母和配偶,使其痛苦不堪。這個成語形容了人喪失最親近的親人,給人帶來巨大的傷痛和悲傷。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在描述某人遭遇了巨大的打擊和悲痛時使用。比如,當一個人在短時間內相繼失去了父母和配偶,可以說他遭遇了三墳之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中有這樣的記載:平原君虞卿連續失去了父親、母親和妻子,感到極度的悲痛。他對朝廷的事務不再關心,只是整日以淚洗面。于是,人們用“三墳”來形容他的悲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三墳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三”表示數量,“墳”表示墳墓。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連續失去了父親和妻子,陷入了三墳之痛。
2. 她的心情沉重,像是經歷了三墳般的悲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三墳”聯想為一個人面前有三座墳墓,象征著他失去了父母和配偶,遭受了巨大的悲痛。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悲痛相關的成語,如“喪家之犬”、“孤苦伶仃”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聽說王叔叔失去了爸爸、媽媽和妻子,他一定感受到了三墳之痛。
2. 初中生:這本小說描述了一個人經歷了三墳之痛后的生活,讓人十分感動。
3. 高中生:在這個電影中,主人公經歷了連續失去父母和配偶的悲劇,真是三墳之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