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粹
基本解釋
平和純粹。多用以指人的精神品格。 晉 袁宏 《后漢紀·章帝紀下》:“精神平粹,萬物自得,斯道家之大旨,而人君自處之術也。” 三國 魏 嵇康 《養生論》:“思慮銷其精神,哀樂殃其平粹。”《世說新語·賞譽》“謂 安期 、 鄧伯道 、 趙穆 也” 劉孝標 注引《趙吳郡行狀》:“ 穆 ,字 季子 , 汲郡 人,貞淑平粹,才識清通。”《明史·商輅傳》:“ 輅 為人,平粹簡重,寬厚有容,至臨大事,決大議,毅然莫能奪。”
成語(Idiom):平粹
發音(Pronunciation):píng cu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言辭簡單、直接,沒有修飾和掩飾,表達純粹的意思。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平粹是由“平”和“粹”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平”表示平和、簡單,而“粹”表示純粹、淳樸。平粹一詞形容的是言辭直接、簡單,不加修飾和掩飾,表達的是純粹的意思。它強調了簡單直接的表達方式,不摻雜其他復雜的因素。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平粹一詞常用于形容言辭或表達方式的直接、簡單。例如,在寫作中,可以用平粹來形容文筆簡練、沒有花俏修飾的作品。在交流中,可以用平粹來形容說話直截了當、不繞彎子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平粹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莊子·人間世》一篇中,原文是:“平粹無奇,寡欲知之。”這句話意思是說,平淡純粹的人不追求奇特的事物,只求知道少數有用的東西。后來,這個成語逐漸被廣泛使用,并成為漢語中常見的成語之一。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平粹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寫作風格平粹直接,沒有繁瑣的修辭手法。
2. 這個演講者的演講方式平粹樸實,讓人容易理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平粹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平坦的路面上只有一顆純粹的水晶,代表著簡單和純粹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平粹相關的成語,如“平鋪直敘”、“平白無故”等,可以深入學習成語的使用和背后的文化意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畫畫風格很平粹,沒有太多復雜的細節。
2. 初中生:這位作家的文字平粹直接,讀起來很舒服。
3. 高中生:他的演講方式很平粹,沒有太多華麗的修辭手法。
4. 大學生:這位教授的講課風格平粹樸實,讓人容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