垢俗
成語(Idiom):垢俗(gòu sú)
發音(Pronunciation):gòu s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低俗、粗鄙、不文明的行為或言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垢俗是由“垢”和“俗”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垢”指的是污垢、臟物,引申為不潔凈、不文明的意思;而“俗”則表示通俗、庸俗、粗俗等含義。合在一起,垢俗形容的是低級、粗鄙、不文明的行為或言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來批評或指責那些言談舉止不雅、庸俗俗氣的人,或者形容某些場合或活動缺乏文化內涵,低級下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垢俗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故事中,賈生是楚國的一位貴族子弟,他因為生活放蕩不羈,言行舉止粗俗,被人們稱為“垢俗”。這個故事成為了后來形容低俗、粗鄙的人或事物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節目內容垢俗,不適合孩子觀看。
2. 他的言談舉止始終如一地垢俗,沒有一點修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垢”字的發音與“狗”字相似,狗是一種行為粗俗、不文明的動物,因此可以通過與狗相關的形象來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文明禮儀相關的成語,如“文明禮貌”、“風雅翩翩”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們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明素質,不要說垢俗的話。
初中生:我們應該珍惜文明的環境,不要做垢俗的事情。
高中生:我們要追求高尚的情操,而不是沉溺于垢俗的娛樂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