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霜
基本解釋
蟲蝕霜損。指水旱之外,影響農業生產的兩大害。 唐 李匡乂 《資暇集》卷上:“飲坐令作,有不悟而飲罰爵者,皆曰‘蟲傷旱潦’,或云‘蟲傷水旱’……未嘗究四字之意何也。‘蟲傷’宜為‘蟲霜’,蓋言農水旱之外,抑有蟲蝕霜損,此四者農田之大害,《六典》言之數矣。”《新唐書·百官志一》:“自四品皆番上於吏部,不上者歲輸資錢,三品以上六百,六品以下一千,水旱蟲霜減半資。”
成語(Idiom):蟲霜(chóng shuāng)
發音(Pronunciation):chóng shu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世間的名利、榮華富貴等虛幻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蟲霜一詞源于古代寓言故事,故事中有只螞蟻在冬天里為了存儲食物而努力工作,而一只蚱蜢卻整天游戲嬉戲,不思進取。當冬天來臨時,蚱蜢發現自己沒有食物儲備,饑寒交迫。這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那些只追求虛榮名利、不努力工作的人最終會被現實所打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該成語常用于形容那些只追求虛榮名利,不努力工作的人,以警示人們要珍惜機會,努力奮斗。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蟲霜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莊子·逍遙游》中的一則寓言故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謂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整天只顧玩樂,不思進取,真是一副蟲霜的樣子。
2. 蟲霜之下,人們開始認識到努力工作的重要性。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蟲霜”與“螞蟻與蚱蜢的故事”聯系起來,形象地描繪出只追求虛榮名利、不努力工作的人最終會被現實所打擊的情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莊子的其他寓言故事,探索其中的智慧和道理。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整天玩游戲,不學習,就像是一只蟲霜一樣。
2. 初中生:有些同學只顧追求名利,不努力學習,真是一副蟲霜的樣子。
3. 高中生: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只追求虛榮名利而不努力工作的人最終會成為蟲霜。
4. 大學生:蟲霜之下,我們應該明白努力工作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希望以上關于“蟲霜”詞語的學習指南能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