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羽
基本解釋
(1).一根羽毛。多用以喻輕或少。《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 漢 王符 《潛夫論·釋難》:“是故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晉書·夏侯湛傳》:“譬猶投盈寸之膠,而欲使江海易色;燒一羽之毛,而欲令大鑪增勢。”
(2).指一只禽鳥。《南齊書·竟陵王子良傳》:“萬乘至重;一羽甚微。從甚微之懽,忽至重之誡。”
成語(Idiom):一羽
發音(Pronunciation):yī y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一根羽毛,形容微小的事物或差距。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一羽”指的是一根羽毛,用來形容微小的事物或差距。它可以表示事情的微小變化或差別,也可以表示微不足道的分歧或爭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微小的差距、細微的變化或微不足道的爭論。可以用來形容兩個相似的事物之間的微小差別,也可以用來強調一些微不足道的爭論或分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一羽”的故事起源于《莊子·秋水》篇。故事講述了一個人在看到一只鹿的蹄子后,發現其中一根羽毛稍微有些不同,于是他認為這根羽毛的不同就是整個鹿的不同,從而得出了“一羽之差,天壤之別”的結論。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一”和“羽”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兩個方案之間只有一羽之差,我們還是要慎重選擇。
2. 他們之間的爭論只是一羽之差,不值得大驚小怪。
3. 這次考試,他們的分數只相差一羽之間。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一羽”這個詞與“一根羽毛”的形象進行聯想,將“一羽”與微小的事物或差距聯系起來,從而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一羽”相關的成語,比如“一毛不拔”、“一木難支”等,進一步豐富對于微小差距或細微變化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的成績只相差一羽,都很優秀。
2. 初中生:兩個選手的成績只差一羽,比賽非常激烈。
3. 高中生:這兩個方案的區別只是一羽之差,我們需要仔細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