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放浪形骸
發音(Pronunciation):fàng làng xíng há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行為放蕩不羈、舉止放縱不拘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形容人放縱自己的行為和舉止,不受拘束,不守規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不守紀律、不守規矩、放縱自己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詩經·小雅·放鶴》中有“放鶴騖鸞,放浪形骸”的句子,意為放飛鶴和駕馭鳳凰,形容人放縱自己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年輕時放浪形骸,現在后悔莫及。
2. 這個學生常常放浪形骸,不守紀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放浪形骸”與放飛鶴和駕馭鳳凰的意象聯系起來,形象地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放縱自己行為相關的成語,如“放蕩不羈”、“放任自流”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班上有一個同學放浪形骸,經常不按時交作業。
2. 初中生:他們中學時代的時候,有些同學放浪形骸,不好好學習。
3. 高中生:有些學生放浪形骸,不守紀律,給學校帶來了很多麻煩。
4. 大學生:大學里有些學生放浪形骸,不好好學習,浪費了寶貴的時間。
5. 成年人:有些人放浪形骸,不顧家庭和社會的責任,導致了很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