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樹
基本解釋
(1).云和樹。 南朝 梁 劉孝威 《和皇太子春林晚雨》:“云樹交為密,雨日共成虹。” 唐 王維 《送崔興宗》詩:“塞迥山河浄,天長云樹微。” 明 劉基 《梅花引》詞:“晚云凝,晚煙橫,煙草茫茫云樹平。”
(2).高聳入云的樹木。 唐 崔櫓 《華清宮》詩之一:“草遮回磴絶鳴鑾,云樹深深碧殿寒。” 明 文徵明 《金山寺待月》詩:“魚龍深夜浮光怪,云樹遙空帶渺茫。” 戴望舒 《夜蛾》詩:“飛越關山,飛越云樹。”
(3).比喻朋友闊別遠隔。 唐 白居易 《早春西湖閑游悵然興懷寄微之》詩:“云樹分三驛,煙波限一津。翻嗟寸步隔,卻厭尺書頻。” 明 高啟 《讀周記室<荊南集>》詩:“生別猶疑不再逢, 楚 天云樹隔重重。” 清 鈕琇 《觚賸續編·英雄舉動》:“但念 吳 頭 楚 尾,云樹為遙。”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軍次實錄》:“﹝眾天將天兵﹞依依敬別,因吟以勸慰之:‘離別深情世罕拋,關心云樹及河橋。’”參見“ 云樹之思 ”。
成語(Idiom):云樹
發音(Pronunciation):yún sh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云樹是一個描述自然景物的成語,意為山上的云和樹木,形容山景如畫,美不勝收。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云樹是由兩個詞匯組成的成語,云和樹都是自然界中常見的事物,用來形容山景如畫的美景。云樹的意境是指山上的云朵和樹木的美麗景色,給人以寧靜、宜人的感受。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云樹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山景的美麗,可以用于寫景的文章、游記、詩歌等文學作品中,也可以用來形容自然界的美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云樹這個成語的起源并沒有具體的故事,它是根據自然界中的云和樹木形成的美景而來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云樹是一個由兩個詞匯組成的四字成語,其中云和樹都是常見的事物,具有很強的形象感。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山間的云樹美景讓人心曠神怡。
2. 登上山頂,遠望云樹,如詩如畫。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自己置身于山間的美景中,欣賞云朵和樹木的美麗,來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的山水畫和詩詞,深入感受云樹的美麗。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山上的云樹很美,我喜歡去爬山。
2. 初中生:登上山頂,遠望云樹,心情格外愉快。
3. 高中生:在山林間,云樹交相輝映,如世外桃源一般。
4. 大學生:云樹的美景讓人心曠神怡,仿佛走進了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