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成交額(chéng jiāo é)
發音(Pronunciation):chéng jiāo 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成交額指的是在一定時間內完成的交易金額。它是衡量市場活躍程度和交易規模的重要指標。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交額是指在一定時間范圍內完成的交易金額總和。它通常用于描述金融市場、股票交易、商品交易等領域的交易規模和市場活躍程度。成交額的高低可以反映市場的繁榮程度和交易的活躍程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成交額常常用于分析市場行情、預測市場走勢以及評估交易風險。它在金融、經濟、股票等領域的研究和分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交額是一個現代漢語詞語,沒有明確的故事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交額由兩個部分組成,成交和額。成交表示完成交易的動作,額表示交易金額的數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當天的成交額創下了新紀錄。
2. 這家公司的成交額在過去一年里持續增長。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成交額這個詞語。可以想象成交額就像是一筆交易的金額,通過完成交易來獲得收入。可以將“成交額”與“交易金額”等概念聯系起來,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金融市場、股票交易等領域的知識,可以更好地理解成交額的重要性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今天我們學校的義賣活動成交額達到了1000元。
2. 初中生(14歲):我在網上買了一本書,成交額是50元。
3. 高中生(18歲):我們班級的二手書交易成交額已經超過了5000元。
4. 大學生(22歲):這家公司上個季度的成交額同比增長了20%。
5. 成年人(30歲):我在股票市場上進行了一筆交易,成交額達到了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