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二寸牘
基本解釋
一尺二寸長的簡牘。《漢書·匈奴傳上》:“ 中行説 令單于以尺二寸牘,及印封皆令廣長大,倨驁其辭曰‘天地所生日月所置 匈奴 大單于敬問 漢皇帝 無恙’,所以遺物言語亦云云。”亦省稱“ 尺二 ”。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檄移》:“ 張儀 檄 楚 ,書以尺二。”
成語(Idiom):尺二寸牘
發音(Pronunciation):chǐ èr cùn d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文章或書信字跡極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尺指的是尺子,二指的是兩寸,寸指的是寸尺,牘指的是書寫的材料。尺二寸牘這個成語形容所寫的字跡非常小,字跡之小令人難以辨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字跡極小的書信或文章,也可用于形容字跡潦草難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荀子·儒效》中有一則故事,說的是戰國時期的荀子在齊國做官時,有個人給他送來一封書信,荀子看了書信后,覺得字跡太小看不清楚,于是問那個人:“這是什么?”那個人回答說:“這是尺二寸牘。”從此,這個成語就流傳了下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部分是“尺二寸牘”,其中“尺”、“二”、“寸”、“牘”都是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寫的字跡尺二寸牘,看不清楚。
2. 這封信上的字跡尺二寸牘,我都看不懂。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尺二寸牘的發音與“吃二寸肚”相近,可以通過這個詞語聯想來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與書寫、字跡相關的成語,如“字跡潦草”、“字跡工整”等,拓展對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字寫得像尺二寸牘一樣小。
2. 初中生:他的字跡尺二寸牘,老師都看不清楚。
3. 高中生:這篇作文的字跡尺二寸牘,批改起來很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