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哀痛欲絕
發音(Pronunciation):āi tòng yù ju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極度悲傷到無法忍受的地步。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哀痛欲絕形容悲傷到極點,無法承受的程度。通常用來形容因為極度悲傷而無法自持的心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描述遭遇喪親、失去親人、受到巨大打擊等情況時使用。也可以用來形容因為極度悲傷而無法自持的心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韓長孺列傳》中記載了一個故事。漢朝時,韓長孺的父親去世,他非常悲傷,整夜哭泣。當時有人問他為什么如此悲傷,他回答說:“我父親離世,我之前已經哭了很多天,現在的哭聲是哀痛到極點,無法再忍受了。”從此,“哀痛欲絕”這個成語便流傳開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哀痛欲絕是一個由四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聽到父親去世的消息后,感到哀痛欲絕。
2. 她失去了最親密的朋友,整個人都陷入了哀痛欲絕的狀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哀痛欲絕與極度悲傷、無法忍受的心情聯系起來,形成關聯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哀痛欲絕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痛不欲生”、“痛心疾首”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聽到小狗被車撞死的消息,小明感到哀痛欲絕。
2. 初中生:她的悲傷讓她感到哀痛欲絕,整個人都無法自拔。
3. 高中生:面對親人的離世,他陷入了哀痛欲絕的境地,無法釋懷。
4. 大學生:在遭受巨大打擊后,她感到哀痛欲絕,無法找到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