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
基本解釋
[釋義]
(形)沒有事故或危險;側重指平穩而安全。
[構成]
并列式:平+安
[同義]
安全
[反義]
危險
近義詞
反義詞
英文翻譯
1.safe and sound; without mishap; well
詳細解釋
◎ 平安 píng ān
(1) [safe and sound;without mishap;well]
(2) 沒有事故,沒有危險
平安無事
(3) 冒了險而未遭受損傷或損失的
經過艱難的歷程后平安到家
(4) [quiet and stable]∶指心境平靜安定
心很平安
(1).指心境平靜安定。《韓非子·解老》:“人無智愚,莫不有趨舍;恬淡平安,莫不知禍福之所由來。”《世說新語·文學》“皆無想無因故也” 南朝 梁 劉孝標 注:“《周禮》有六夢:一曰正夢,謂無所感動,平安而夢也。” 魯迅 《野草·希望》:“然而我的心很平安:沒有愛憎,沒有哀樂,也沒有顏色和聲音。” 老舍 《黑白李》:“有點小玩藝,比如粘補舊書等等,他就平安的銷磨半日。”
(2).沒有事故;沒有危險;平穩安全。 唐 岑參 《逢入京使》詩:“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明 李永周 《旅中望月》詩:“欲將數行信,無處寄平安。” 聞一多 《李白的死》:“又見圓圓的月兒還平安地貼在天上。”
成語(Idiom):平安
發音(Pronunciation):píng 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民安居樂業,國家安定無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平安是指人民生活安定,沒有戰亂和災害的狀態。它強調的是社會的安定和人民的安全,是人們追求的一種穩定和平靜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平安一詞可以用于形容個人或國家的安定狀態,也可以用于祝福他人平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平安一詞最早出現在《論語》中,孔子曾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意思是說學習并時常溫習,不也是一種愉悅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也是一種快樂嗎?人們不了解自己而不生氣,不也是一種君子的行為嗎?這里的不生氣即為平安之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平安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平”和“安”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祝你平安無事,事事順利。
2. 這個地區多年來一直保持著平安穩定的狀態。
3. 他在海外旅行期間,一直向家人報平安。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平安的發音“píng ān”與“平安”兩個漢字的形狀進行聯想,想象平坦平安的道路,讓記憶更加深刻。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在中國文化中,平安也是重要的祝福詞語之一。除了成語外,還有許多與平安相關的詞語和習俗,如“平安夜”、“平安果”等。可以進一步學習這些詞語和習俗,了解中國文化的更多方面。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每天都祝福爸爸媽媽平安健康。
2. 初中生:希望世界上的每個人都能過上平安幸福的生活。
3. 高中生:在這個動蕩的時代,我們應該為和平與平安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