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行
成語(Idiom):寵行(chǒng xíng)
發音(Pronunciation):chǒng xí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寵愛而行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對某人格外寵愛、溺愛,使其放縱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形容有權有勢的人對某個人過度寵愛,縱容其錯誤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出自《莊子·天下篇》:“前有慈母,后有狡兔,愚公移山。以為善事,則寵行;以為不可,則棄之。”故事講述了一個叫愚公的人,他決心要把擋住他家門口的兩座大山挖掉,以便方便家人出行。他的行為引起了天帝的注意,天帝決定幫助愚公實現他的愿望。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善事就應該受到寵愛和支持,而不可行的事情則應該被放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寵行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寵意為寵愛,行意為行動。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父母對他寵愛有加,導致他變得任性寵行。
2. 領導對他特別寵愛,寵行之下,他逐漸喪失了原則和底線。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寵愛而行動”,表示某人因被寵愛而行動任性。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寵愛和行動相關的成語,如“寵辱不驚”、“任人唯親”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對小明特別寵愛,寵行之下,小明不好好學習。
2. 初中生:班主任對班里的學生寵愛有加,導致他們寵行無度。
3. 高中生:家長對孩子的寵愛有時會導致孩子寵行不良。
4. 大學生:大學教授對優秀學生寵愛有加,寵行之下,他們得到了更多機會。
5. 成年人:領導對某些員工特別寵愛,寵行之下,他們得到了更多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