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一
基本解釋
(1).亦稱“ 尺一牘 ”、“ 尺一板 ”。古時詔板長一尺一寸,故稱天子的詔書為“尺一”。《漢書·匈奴傳上》:“ 漢 遺 單于 書,以尺一牘,辭曰:‘皇帝敬問 匈奴 大單于無恙’,所以遺物及言語云云?!薄稏|觀漢記·楊政傳》:“ 政 師事博士 范升 。 建武 中, 升 為太常丞,為去妻所誣告,坐事繫獄,當伏重罪…… 政 涕泣求哀,上即尺一出 升 ?!薄?a href="/r_ci_b77c9fa8a4d180deddbadcc0338feab7/" target="_blank">后漢書·陳蕃傳》:“陛下宜採求失得,擇從忠善。尺一選舉,委尚書三公。” 李賢 注:“尺一,謂板長尺一,以寫詔書也。”《后漢書·輿服志下》“乘輿黃赤綬” 劉昭 注引 漢 衛宏 《漢舊儀》:“璽皆以 武都 紫泥封,青囊白素里,兩端無縫,尺一板中約署。” 宋 陳與義 《遙碧軒作呈使君少隱時欲赴召》詩:“我本山中人,尺一喚起趨埃塵?!?清 顧炎武 《贈孫徵君奇逢》詩:“明廷來尺一,空谷賁蒲輪。”
(2).指書信?!豆沤裥≌f·趙伯昇茶肆遇仁宗》:“多謝貴人脩尺一,西山制置逕相投?!?清 方文 《訪吳錦雯不遇留此》詩之一:“板扉深巷掩,霉雨暮天寒。尺一授童女,歸時抆淚看?!?/p>
成語(Idiom):尺一
發音(Pronunciation):chǐ y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極其精確,毫不差錯。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尺一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由“尺”和“一”兩個字組成。尺是古代的一種長度單位,代表著精確的測量;一表示完全一致,沒有任何差異。尺一的意思是指測量非常準確,沒有任何誤差或差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尺一常用于形容測量、計算、判斷等方面的準確無誤。可以用來形容工作中的精確度、學習中的準確性、比賽中的無差錯等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尺一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一位著名學者程顥。程顥是北宋時期的一位儒學家,他在教學時要求學生們要做到“尺一”,也就是要求學生們在學習和思考中要做到精確無誤。后來,尺一逐漸被人們用來形容各種精確無誤的事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尺一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計算結果總是尺一,沒有任何錯誤。
2. 這個工程的設計要求非常高,必須做到尺一。
3. 這位選手在比賽中的表現非常出色,每一次動作都尺一無誤。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尺子和數字“一”進行聯想來記憶尺一這個成語。想象一個精確度非常高的尺子,它的每一次測量都是完全一致的,沒有任何差異,這就是尺一。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相關的成語,如“寸步不離”、“毫不猶豫”等,了解它們的意義和用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的作業寫得尺一,沒有任何錯誤。
2. 初中生(13-15歲):這個實驗的結果要求尺一無誤,需要我們仔細操作。
3. 高中生(16-18歲):他的理論推導非常嚴密,每一步都尺一無誤。
4. 大學生(19-22歲):在學術研究中,我們要做到尺一,確保結果的準確性。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他的演講非常精彩,每一個觀點都尺一無疑。
希望這個關于“尺一”的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應用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