贓汙狼藉
成語(Idiom):贓汙狼藉(zāng wū láng jí)
發音(Pronunciation):zāng wū láng j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貪污腐敗、罪惡滔天的現象或狀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贓汙狼藉是由“贓汙”和“狼藉”兩個詞組成的成語。贓汙指非法所得或貪污腐敗,狼藉指混亂、凌亂的狀態。贓汙狼藉形容社會秩序混亂、道德敗壞、罪惡滔天的現象或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贓汙狼藉這個成語常用于批評貪污腐敗、社會不正之風。可以用來形容某個地區、某個組織或某個行業存在嚴重的貪污腐敗現象,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人的生活、工作狀態凌亂不堪。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贓汙狼藉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記·項羽本紀》。當時,項羽攻下楚國后,大肆搶掠,將楚國的財物搶得一塌糊涂。這個成語就是形容當時楚國被搶得一片混亂、凌亂的狀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贓汙狼藉是由兩個形容詞組成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地方的治安狀況非常糟糕,簡直是贓汙狼藉。
2. 這個公司的財務管理混亂不堪,已經成為了贓汙狼藉的代名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贓汙狼藉”與貪污腐敗、社會混亂的形象聯系起來,形成聯想,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貪污腐敗”、“混亂不堪”等,進一步豐富詞匯量和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個小偷把房間弄得贓汙狼藉的。
2. 初中生:政府要加強反腐倡廉教育,不能讓社會變成贓汙狼藉的地方。
3. 高中生:這個公司的財務管理問題嚴重,已經導致了贓汙狼藉的局面。
4. 大學生:我們要共同努力,建設一個沒有贓汙狼藉現象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