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薄
成語(Idiom):損薄
發音(Pronunciation):sǔn bá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損害、削弱、消磨。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損薄是指對物質或精神的削弱和磨損。在使用中,常用來形容財富、力量、才智等逐漸減少或消失。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才智、體力的逐漸減退,或者描述物質財富的減少。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損薄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襄公十四年》中。故事中,晉國有一個叫蹇叔的人,他的母親去世后,他用來祭祀母親的豬蹄子被狗奪走了。蹇叔非常生氣,于是他就下令捕捉所有的狗,將它們的蹄子都剁掉。這個故事中的損薄形象地表達了對財物的削弱和損失。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企業由于管理不善,利潤逐漸損薄。
2. 年紀大了,他的體力逐漸損薄,不能再從事重體力勞動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損薄這個成語與蹇叔的故事聯系起來,想象蹇叔剁掉狗蹄子的場景,以此來記憶損薄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損薄相關的成語,如“薄利多銷”、“薄幸”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家的小狗最近老是咳嗽,它的體力好像損薄了。
2. 初中生:最近我學習太累了,感覺自己的才智都損薄了。
3. 高中生:這個公司的利潤一直在損薄,需要采取措施來提高盈利能力。
4. 大學生:經過幾年的工作,他的體力和精力都逐漸損薄了,需要注意保養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