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厲
基本解釋
兇惡暴虐。 元 周權 《九日偕友登東巖定香寺》詩:“在昔 乾符 間,緑林肆兇厲。”
成語(Idiom):兇厲
發音(Pronunciation):xiōng l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態度兇猛,行動狠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兇厲指的是人的態度兇猛,行動狠辣。形容人的舉止或言語惡劣,兇惡威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兇厲多用于形容人的舉止、言行或氣勢兇猛,狠辣。常用于貶義,表示對某人或某事的不滿或反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兇厲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僖公十八年》中,原文是“兇厲之人”。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當時的國君為了維護國家的權威,對待敵人或犯罪分子采取了兇猛的手段,以示威懾。后來,兇厲逐漸演變成了形容人的態度兇猛,行動狠辣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兇厲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兇”和“厲”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眼神兇厲,讓人感到恐懼。
2. 那個兇厲的老師總是對學生嚴厲批評。
3. 這個國家的法律對犯罪分子采取了兇厲的打擊措施。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兇厲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兇惡威猛的人,他的眼神兇厲,威風凜凜,給人一種恐懼感。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兇殘、兇暴、兇狠等,以豐富詞匯量,并加深對這些詞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眼神兇厲,嚇到了我。
2. 初中生:那個兇厲的老師總是對學生要求很嚴格。
3. 高中生:這個國家的法律對犯罪分子采取了兇厲的打擊措施。
4. 大學生:他的態度兇厲,讓人不敢接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