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備而不用
發音(Pronunciation):bèi ér bù yò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準備好了卻不使用。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事先做好準備卻不實際運用,形容準備充分但沒有實際行動的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個人或團體在面對問題時,明明已經有了充分的準備和條件,卻沒有實際行動或利用這些準備。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出自《戰國策·齊策四·齊人七》。戰國時期,齊國的樊於期是個有才華的人,但他懶散好逸惡勞,只會做白日夢。有一次,齊國的公子田忌請樊於期幫助參加比賽,事先做好了充分準備,但樊於期卻在比賽前睡覺,導致齊國輸給了趙國。這個故事成為了“備而不用”的典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個字,都是漢字。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雖然他備而不用,但是他的準備工作還是非常充分的。
2. 這個團隊備而不用,導致項目進展緩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備而不用”與一個具體的故事情節聯系起來,例如樊於期在比賽前睡覺,導致齊國輸給了趙國。這樣的故事情節會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和使用場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備而不用”相關的成語,例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事倍功半”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備而不用的作業本堆在書桌上。
2. 初中生:他備而不用的才能導致了他的失敗。
3. 高中生:她備而不用的時間管理方法讓她總是不能及時完成作業。
4. 大學生:我們備而不用的團隊資源讓我們錯失了一個重要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