膿血
成語(Idiom):膿血(nóng xuè)
發音(Pronunciation):nóng xu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瘡口潰爛,膿液與血液混合的狀態,比喻非常嚴重的病情或問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膿血是由膿液和血液混合而成的狀態。膿液是由白細胞、細菌和死細胞等組成的黃色液體,而血液則是由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等組成的紅色液體。膿血的形成通常意味著瘡口或傷口的嚴重感染,病情嚴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膿血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病情嚴重,問題嚴重等場景。比如,可以用于形容一個社會問題的嚴重性,或者形容一個人的病情非常嚴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膿血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詩經·小雅·車轄》中的一句詩:“疾如膿血。”這句詩描述了一種病情嚴重的狀態,比喻社會問題嚴重到了無法容忍的程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膿血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社會問題已經發展到了膿血的地步,必須采取緊急措施解決。
2. 他的病情已經惡化到了膿血的程度,需要立即手術治療。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膿血與嚴重的病情聯系起來,形成關聯記憶。可以想象一下瘡口潰爛,膿液和血液混合的情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膿血相關的成語,如“瘡痍滿目”、“病入膏肓”等,以擴展對嚴重病情的描述。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病情嚴重到了膿血的地步,需要立即就醫。
2. 初中生:這個社會問題已經發展到了膿血的程度,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解決。
3. 高中生:這個國家的腐敗問題已經嚴重到了膿血的地步,需要采取更加嚴厲的措施來治理。
4. 大學生:這個公司的管理問題已經惡化到了膿血的程度,需要進行全面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