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概
基本解釋
端正而有節操。《晉書·何充傳》:“ 何充 器局方概,有萬夫之望,必能總録朝端,為老臣之副。”
成語(Idiom):方概
發音(Pronunciation):fāng gà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方概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思想或觀點開闊、廣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方概由兩個字組成,方指廣闊、開闊,概指概念、觀念。方概形容一個人的思想或觀點廣泛而開闊,表示這個人具有寬廣的眼界和深厚的學識。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方概常用于形容學識淵博、見多識廣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思維開闊、觀點獨特。在正式場合或學術討論中,可以用方概來夸贊對方的學識和見解。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方概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晉書·王濟傳》中,原文是“方概通博,博涉群籍”。在古代,方概是指一個人的學識廣博,能夠涉獵各種各樣的書籍和知識。后來,方概逐漸演變為形容一個人思想開闊、見識廣博的詞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方概是一個形容詞,由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學識淵博,方概見識令人敬佩。
2. 這位教授的研究涉及多個學科領域,可謂方概之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方概的發音“fāng gài”與“放開”進行聯想,表示一個人的思想被放開,變得開闊廣泛。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博古通今”、“學富五車”等,來豐富自己的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方概,我們每天都能學到很多新知識。
2. 初中生:他的見識很方概,能夠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
3. 高中生:這本書的內容很方概,涉及到很多不同的學科領域。
4. 大學生:他的研究方向很方概,涉及到多個學科的交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