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摺
基本解釋
1.舊時隨手記事或申述意見、稟陳公事的折子。 明 戚繼光 《練兵實紀雜集·將官到任寶鑒》:“乃將錢糧兵馬城池地里各文冊,于案牘中擇出,粗涉一過,先取大數,抄為手摺,常在袖中。”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閑話》:“好,好!下官寫有手摺,明日取出奉送罷。”《官場現形記》第三一回:“他自己拿嘴説,那個朋友拿筆寫。寫了又寫,改了又改,足足弄了十六個鐘頭,好容易寫了一個手摺。”
2.舊時商業上記載交易的折子。
成語(Idiom):手摺
發音(Pronunciation):shǒu zh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手摺指的是握住把手或者扶手。在成語中,手摺常用來比喻依靠,支持和依賴。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手摺這個成語源自于古代建筑中的扶手,它是人們在行走或者坐下時用來支撐身體的物件。在成語中,手摺常常用來比喻人們在困難或者危險時所依靠的支持和幫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手摺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人們在困難或者危險時所依靠的支持和幫助。比如,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工作中依靠同事的幫助,或者一個團隊在面對挑戰時相互支持的情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手摺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后漢書·朱鮪傳》中的一句話:“吾與鮪同年,手摺相依。”這句話形容朱鮪和作者同年同月同日出生,互相依靠和支持。后來,手摺逐漸演變成一個成語,用來比喻人們之間的依靠和支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手摺是一個主謂結構的成語,其中“手”是主語,指的是人們的手,而“摺”是動詞,指的是握住把手或者扶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個團隊中,大家互相之間就像手摺一樣,互相支持和依靠。
2. 他在公司里沒有任何朋友,沒有人可以成為他的手摺。
3. 在我最困難的時候,是我的父母一直是我的手摺,支持我走過了難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手摺”這個成語與實際的扶手或者把手進行聯系,形成圖像記憶。也可以將手摺比喻為人與人之間的支持和依靠的關系,形成情感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中國成語的故事和用法,可以閱讀相關的成語故事書籍或者參加成語學習班。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和我的朋友就像手摺一樣,互相幫助和支持。
2. 初中生(13-15歲):在面對考試挑戰時,老師就像手摺一樣,給予我們支持和鼓勵。
3. 高中生(16-18歲):在大學申請過程中,父母是我最重要的手摺,給予我支持和指導。
4. 大學生(19-22歲):在創業的道路上,我需要找到可靠的合作伙伴,他們可以成為我的手摺。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在工作中,同事們就像手摺一樣,相互支持和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