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計
成語(Idiom):貢計 (gòng jì)
發音(Pronunciation):gòng j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以貢品的方式計算或估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貢計是由“貢品”和“計算”兩個詞組成的成語。貢品是古代臣民向君主進貢的物品,表示對君主的尊敬和效忠。貢計則是以貢品的方式進行計算或估算,比喻以某種特定的方法或標準進行評估或衡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貢計常常用于形容用特定的方式或標準進行計算、評估或衡量。它可以用來描述某種特定的評判標準或計算方法,也可以用來表示對某種事物進行評估時的態度或觀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貢計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僖公二十六年》一文中。故事講述了齊國國君僖公在位時,為了評估臣民的忠誠度,他下令要求臣民以貢品的方式來表示自己的忠心。于是,人們紛紛獻上貢品,以表達對君主的效忠。后來,人們用“貢計”來形容以特定的方式或標準進行計算或估算。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貢計是由名詞“貢品”和動詞“計算”組成的成語,形式為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以貢計的方式評估了這個項目的價值。
2. 這個公司以創新能力為貢計來衡量員工的表現。
3. 我們不能只以財富作為貢計,還需要考慮其他因素。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貢品”和“計算”這兩個詞,想象一個人拿著貢品在計算器上進行計算的場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中國的古代禮儀制度和貢品有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關于貢品的歷史和文化背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用貢計的方式評選了最好的同學。
2. 中學生(13-18歲):老師以貢計的方式評估了我們的作業。
3. 大學生(19-22歲):我們以貢計的標準來評估這個項目的成功與否。
4. 成年人(23歲及以上):政府以貢計的方式衡量了市民對社區服務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