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從
基本解釋
(1).全都服從。《韓非子·揚權》:“凡上之患,必同其端,信而勿同,萬民一從。” 陳奇猷 集釋:“一從猶言皆從也。”
(2).一概聽從或遵從。《晉書·盧志傳》:“陛下今日之事,當一從右將軍。”《晉書·成恭杜皇后傳》:“今山陵之事,一從節儉,陵中唯潔掃而已,不得施涂車芻靈。”
(3).完全聽任。 唐 高適 《重陽》詩:“豈有白衣來剝啄,一從烏帽自敧斜。” 元 喬吉 《即事》曲:“一從鞍馬西東,幾番衾枕朦朧。”
(4).自從。 唐 王昌齡 《寄穆侍御出幽州》詩:“一從恩遣度 瀟湘 ,塞北江南萬里長。” 宋 王安石 《少年見青春》詩:“一從鬢上白,百不可見喜。”《紅樓夢》第六八回:“妹子年輕,一從到了這里,諸事都是家母和家姐商議主張。” 毛澤東 《和郭沫若同志》詩:“一從大地起風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成語(Idiom):一從(yī cóng)
發音(Pronunciation):yī có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始終如一,毫不改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一從指的是始終如一,毫不改變的意思。形容一個人的態度、立場或行為始終保持一致,不會輕易改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一從常用于形容人的性格堅定,不容易受外界影響,始終堅持自己的原則和立場。可以用于贊美一個人的毅力和堅持不懈的精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一從的故事起源尚無明確記載,但這個成語的意義與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有關。古代的儒家思想強調“仁者愛人”,認為一個人應該始終保持善良和正義的行為,不受外界誘惑和影響。一從的含義與這種思想相符合。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一從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自己的夢想一從不變,始終努力奮斗。
2. 她的信念一從堅定,不會為任何困難所動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一從的意思與堅持不懈的形象聯系起來進行記憶。想象一個人始終堅守在一座高山之巔,不管遇到任何困難和風雨,都始終堅持站在那里。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一從相關的成語,如“一心一意”、“一往無前”等,來豐富對成語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對學習一從不變,每天都認真完成作業。
2. 初中生:我對籃球的熱愛一從不變,每天都堅持訓練。
3. 高中生:我對未來的夢想一從堅定,不會因為困難而放棄。
4. 大學生:我對社會問題的關注一從不變,希望能為社會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