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度
憲度(xiàn dù)
發音:xiàn dù
基本含義:憲法的程度;憲法所規定的范圍。
詳細解釋:憲度是指憲法的程度或憲法所規定的范圍。它是指一個國家或組織在法律上的基本規范和原則。憲度的高低反映了一個國家的法治程度和政府的合法性。
使用場景:憲度這個詞語常常用于法律、政治等領域。在討論一個國家的憲法是否完善、合理時,可以使用憲度這個詞語來描述。
故事起源:憲度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春官宗伯·第四十三》一書中。在古代,憲度是指國家的法律規定和制度,以及君主的治理原則。隨著時間的推移,憲度逐漸演變為憲法的意思。
成語結構:憲度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憲”是名詞,表示國家的法律規定;“度”是名詞,表示程度或范圍。
例句:
1. 這個國家的憲度非常高,法治意識普遍深入人心。
2. 他的行為違反了國家的憲度,應該受到法律的制裁。
記憶技巧:可以將“憲度”分解為“憲”和“度”兩個部分記憶。憲法是國家的法律規定,而度表示程度或范圍。因此,憲度可以理解為憲法的程度或憲法所規定的范圍。
延伸學習:學習憲度的同時,可以深入了解憲法的起源、內容和作用,以及不同國家的憲法制度。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的老師說,憲度越高,國家越穩定。
2. 初中生(13-15歲):我們學習法律課程時,老師經常講到憲度的重要性。
3. 高中生(16-18歲):我對憲度這個概念很感興趣,希望將來能夠研究法律相關的專業。
4. 大學生(19-22歲):在學習政治學課程時,我們討論了不同國家的憲度差異以及其對國家治理的影響。
【版權聲明】 本文為查字典網站原創文章,版權歸查字典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內容。違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