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嗣
基本解釋
(1).指才德美好的兒子。 唐 孫過庭 《書譜》:“代傳 羲之 《與子敬筆勢論》十章,文鄙理疏,意乖言拙,詳其旨趣,殊非 右軍 ……豈有貽謀令嗣,道葉義方,章則頓虧,一至於此!” 宋 王禹偁 《五哀詩·故尚書兵部侍郎瑯玡王公祐》:“ 鯉 庭有令嗣,鳳閣登仙署;兩制列門生,九原應自許。”
(2).用為稱對方兒子的敬詞。 宋 王安石 《答郟大夫書》:“承教,并致令嗣埋銘祭文,發揮德美,足以傳后信今,感惻豈可勝言!”《剪燈馀話·田洙遇薛濤聯句記》:“ 張 大喜,開宴,待為上賓,且謂 百祿 曰:‘令嗣晚間免回,可令就宿舍下。’ 百祿 許之。”
成語(Idiom):令嗣(lìng sì)
發音(Pronunciation):lìng s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繼承家業或位高權重的后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令嗣是由“令”和“嗣”兩個字組成的成語。令,表示命令或指派;嗣,表示繼承。令嗣指的是被命令或指派繼承家業或位高權重的后代。這個成語強調了家族傳承和后代繼承的重要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令嗣通常用來形容某個人或家族的繼承者,尤其是繼承重要職位或家族產業的后代。這個成語常用于正式場合或文學作品中,用來形容某人的地位高貴,責任重大。例如,可以用于描述某位企業家的兒子接管家族企業,或者某位政治家的兒子繼承父親的政治遺志。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卷二十九·孝宗景帝紀》中記載了一個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是漢朝的一位皇帝。這位皇帝有兩個兒子,一個是長子劉據,一個是次子劉恒。劉據聰明伶俐,但性格暴躁,而劉恒雖然智力不如兄長,但性格溫和,孝順父母。皇帝希望劉恒能夠繼承皇位,因此他命令劉據讓位給劉恒,成為“令嗣”。這個故事成為了“令嗣”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令”和“嗣”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家族的令嗣,將繼承家業。
2. 這位企業家的兒子是令嗣,將接管公司的經營。
3. 他的才華和領導能力使他成為了組織的令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令嗣”與“繼承家業或位高權重的后代”這個含義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被命令或指派繼承家業或位高權重的情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中國古代的皇帝和皇位繼承制度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歷史知識,了解不同朝代的繼承規則和皇位爭奪的故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爸爸是公司的總經理,他將來會成為公司的令嗣。
2. 初中生:這位皇帝的兒子是令嗣,將繼承皇位。
3. 高中生:他的才華和領導能力使他成為了學校的令嗣,將接管學生會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