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色
基本解釋
[釋義]
(名)人的精神和面色。
[構成]
并列式:氣+色
[例句]
病人氣色好多了;不久可以康復。(作主語)
英文翻譯
1.complexion; colour; tinct
詳細解釋
◎ 氣色 qìsè
(1) [complexion]∶一個人的精神和皮膚色調
(2) [color]∶皮膚尤其是面部皮膚的色調
(3) 態度,神情 [expression;look]
觀子氣色?!啤?柳宗元《柳河東集》
(1).指人的面色,神態?!?a href="/r_ci_d2585b620ce6a400601192e1b05b0608/" target="_blank">荀子·勸學》:“不觀氣色而言謂之瞽?!薄?a href="/r_ci_58d1eed5454391b69e018cee266e33d7/" target="_blank">漢書·翼奉傳》:“故臧病則氣色發於面,體病則欠申動於貌。” 唐 白敏中 《酒令》詩:“少年從事夸門第,莫向尊前氣色粗?!薄?a href="/r_ci_4b2de9d86e0e4cd33831727df0ff5cda/" target="_blank">紅樓夢》第九六回:“那個人看見 賈璉 的氣色不好,心里先發了虛了?!?茅盾 《子夜》十四:“﹝ 王和甫 ﹞看著 吳蓀甫 的臉,也覺得氣色不正。”
(2).指動物的姿態神色。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二》:“此馬氣色駿異。”
(3).景色;景象。《六韜·兵徵》:“凡攻城圍邑,城之氣色如死灰,城可屠。” 南朝 宋 謝惠連 《西陵遇風獻康樂》詩:“蕭條洲渚際,氣色少諧和?!薄?a href="/r_ci_54f8e30846aa2037f43c1b2e69b6b054/" target="_blank">新唐書·李光弼傳》:“其代 子儀 朔方 也,營壘、士卒、麾幟無所更,而 光弼 一號令之,氣色乃益精明云。” 明 何景明 《立春管汝濟見過次韻》:“勝日高人過,蓬門氣色新。” 魯迅 《彷徨·祝福》:“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滿天飛舞,夾著煙靄和忙碌的氣色,將 魯鎮 亂成一團糟。”
成語(Idiom):氣色(qì sè)
發音(Pronunciation):qì s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面色、神態。用來形容人的精神狀態和健康狀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氣色一詞是由“氣”和“色”兩個字組成的。其中,“氣”指人的精神狀態,包括情緒、精神頭等;“色”指人的面色、膚色等。氣色一詞綜合了人的精神狀態和面色,用來描述人的整體健康狀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氣色一詞常用于描述人的精神狀態和健康狀況??梢杂脕碓儐杽e人的近況,也可以用來表達對別人身體健康的關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故事起源尚無確切記載,但可以推測,這個成語的起源可能與中國古代醫學有關。中國古代醫學認為,人的氣色可以反映出人的健康狀況,因此,氣色一詞被用來描述人的健康和精神狀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氣”和“色”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最近的氣色不錯,看起來精神頭很好。
2. 她的氣色很差,可能是熬夜太多了。
3. 你最近的氣色怎么樣?有沒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氣色”聯想為“氣味”和“顏色”的結合,以幫助記憶。想象一個人的氣味和面色都很好,就可以聯想到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成語和詞語,如“面色如土”、“精神煥發”等,以擴大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明今天的氣色很好,笑得很開心。
2. 小學生:他生病了,臉色很蒼白,氣色不太好。
3. 初中生:考試前,同學們的氣色都很緊張。
4. 高中生:學習太累了,大家的氣色都不太好。
5. 大學生:大家一起鍛煉身體,氣色都變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