樿杓
成語(Idiom):樿杓(héng shuò)
發音(Pronunciation):héng shu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品行高尚,言行正直,不為私利所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樿杓,古代官員佩戴的一種官印。樿為上尉的印章,杓為下尉的印章。成語中用樿杓比喻官員的品行高尚,言行正直,不為私利所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言行正直,不為私利所動的情況。可以用來贊美有道德操守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樿杓一詞最早出現在《孟子》一書中。據說,孟子曾經說過:“君子者,樿杓也。”這句話意思是說君子就像樿杓一樣,品德高尚,言行正直。后來,這句話逐漸演變成了成語樿杓。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樿杓是一個名詞短語,由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品行高尚,言行正直,真是一位樿杓之士。
2. 這位官員一直堅持為民請命,真是一位樿杓之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樿杓這個形狀像是一個筆桿,而樿杓成語的含義是指人的品行高尚,言行正直,不為私利所動。可以將樿杓形狀與品行高尚的概念聯系起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品德高尚、言行正直相關的成語,如“廉潔奉公”、“守正不阿”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我們班的榜樣,一直以來都是一位樿杓之士。
2. 初中生:我希望自己將來能成為一位樿杓之才,為社會做出貢獻。
3. 高中生:在這個功利主義盛行的社會,能堅持做一位樿杓之士真的不容易。
4. 大學生:作為年輕人,我們應該以樿杓之志,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和正直的行為。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成語“樿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