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遲
成語(Idiom):頓遲(dùn chí)
發音(Pronunciation):dùn ch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停頓、耽擱、遲延。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頓指暫時停止,遲指延誤、耽擱。頓遲表示行動或進展停滯、遲緩,不能及時進行或完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事情進展緩慢、遲遲無法完成的情況,也可用于形容人行動遲緩、猶豫不決的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紅樓夢》中有一句著名的詩句:“頓開茅塞透,遲回醉鄉路。”這句詩中的“頓開茅塞透”和“遲回醉鄉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后來被引申為“頓遲”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頓遲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頓”和“遲”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工作進展一直頓遲不前,沒有任何進展。
2. 她思考問題總是頓遲不決,難以做出決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頓遲”聯想為一個人在行走時突然停下來,遲遲不愿繼續前進的場景。通過想象這個畫面,可以幫助記憶“頓遲”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頓遲”相關的成語,如“頓足捶胸”、“遲疑不決”等,可以擴展對這個詞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等了好久,公交車遲遲不來。
2. 初中生:他的作業總是頓遲完成,老師常常批評他。
3. 高中生:他遲遲不肯下決心報考哪所大學,讓家長很著急。
以上是關于“頓遲”的全面學習指南,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