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魄
基本解釋
藏身。 明 陳汝元 《金蓮記·賦鶴》:“你道出樊籠沖天一鶚,誰知罹弓弦泣露孤雕。更有塵囂,蛻羽難逃。除非是濯足江湖,閃魄林皋。”
成語(Idiom):閃魄
發音(Pronunciation):shǎn p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才華或氣質出眾,光彩照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閃魄一詞由“閃”和“魄”組成。閃指閃耀、光彩,魄指人的氣質、精神。形容人才華出眾,光彩照人,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用于形容某人在某個領域的出色表現,或者形容某人的氣質與才華突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襄公十五年》中有記載:“孔子曰:‘吾聞之也,閃閃者其驕乎!魄摶者其愚乎!’”這里的“閃閃”即指才華出眾,光彩照人,后來衍生為成語“閃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才華在音樂界閃魄奪目。
2. 她的演講給人留下了閃魄的印象。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閃魄”形象化為一個閃耀的魔棒,代表著人的才華和光彩。想象一下一個人手持著這個閃耀的魔棒,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才華、氣質相關的成語,如“才子佳人”、“卓爾不群”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在班級的演講比賽中表現出了閃魄的才華。
2. 初中生(13-15歲):她的舞蹈技藝讓人眼前一亮,真是閃魄的舞者。
3. 高中生(16-18歲):他的音樂才華在校園音樂會上展現得淋漓盡致,真是閃魄的音樂家。
4. 大學生(19-22歲):她在辯論比賽中的出色表現,展現了她閃魄的口才和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