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詩
基本解釋
詩篇名。三國魏曹植作。相傳魏文帝曹丕欲加害其弟曹植,命他七步之內作一詩,否則處死。曹植應聲成詩,詩為:“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聽后慚愧,赦免了曹植。
成語(Idiom):七步詩(qī bù shī)
發音(Pronunciation):qī bù sh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文采非凡,才情出眾的詩歌作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七步詩是指只需要七步就能寫出精彩的詩歌,表達出深刻的意境和情感。這個成語形容詩人才情出眾,具有非凡的文學才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文學天賦非常出眾,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創作出優美的詩歌作品。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才華出眾,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出色的工作。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中記載了七步詩的故事。相傳西漢時期,司馬相如是一位才情出眾的文學家,他寫了一首名為《七步詩》的詩歌。這首詩表達了他對妻子的深情和思念之情。這首詩以短小精悍的篇幅,表達了深刻的情感,被譽為七步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七步詩是一個名詞性成語,由“七步”和“詩”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文學才華非凡,寫起七步詩來簡直輕而易舉。
2. 這位年輕的作家在文壇上一舉成名,他的每一首詩都像是七步詩般出色。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七步詩”這個成語與司馬相如的故事聯系起來,想象司馬相如只用七步的時間就寫出了優美的詩歌作品。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司馬相如的故事,以及其他古代文學家的作品,可以進一步加深對七步詩成語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學會了七步詩,可以用七步的時間寫出一首優美的詩歌。
2. 初中生:老師說我的作文寫得像七步詩一樣,簡潔而有力。
3. 高中生:他的文學才華出眾,每一篇作品都像是七步詩般令人贊嘆。
4. 大學生:在文學創作課上,我們學習了七步詩的寫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