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德
基本解釋
◎ 八德 bādé
[eight virtures] 中國封建社會表彰的八種德行,即孝、悌、忠、信、禮、義、廉、恥
詳細解釋
道家謂道的八種界限?!?a href="/r_ci_847fe2bf7887c9d0a0be8ba8f6e21d9f/" target="_blank">莊子·齊物論》:“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為是而有畛也,請言其畛:有左,有右,有倫,有義,有分,有辯,有競,有爭,此之謂八德。”
成語(Idiom):八德(bā dé)
發音(Pronunciation):bā d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具備了八種德行,包括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是指一個人品德高尚、道德完善。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八德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它代表了一個人在道德和品德上的高尚標準。八德分別是仁、義、禮、智、信、忠、孝、廉。仁指關心他人,樂于助人;義指做事情公正正義;禮指遵守社會規范和禮儀;智指智慧和聰明才智;信指誠實守信;忠指忠誠于國家和家人;孝指孝順父母;廉指廉潔正直。一個人若具備了這八種德行,就被認為是八德齊全,是一個道德高尚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八德是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品德和道德方面的高尚標準,可以用于贊美和稱贊一個人的道德品質。在社交場合、教育場合或者是寫作中,可以使用八德來形容一個人的品德。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八德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論語》中的孔子的教導和思想。孔子認為,一個人應該具備仁、義、禮、智、信、忠、孝、廉這八種德行,才能成為一個完善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八德是一個名詞短語,由“八”和“德”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具備了八德,是一個值得信賴的朋友。
2. 他一直孝順父母,是一個八德齊全的好孩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八德可以通過將八個德行分別與每個字母D、E、R、C、X、Z、H、L的發音聯想起來。例如:D(仁)- 大家;E(義)- 一起;R(禮)- 熱烈;C(智)- 參與;X(信)- 心誠;Z(忠)- 至誠;H(孝)- 和諧;L(廉)- 理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深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其他道德觀念和價值觀,如仁、義、禮、智、信、忠、孝、廉的具體內涵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明很孝順,他是一個八德齊全的好孩子。
2. 小學生:我們班的班長是一個很有責任感,也很關心同學們的人,他具備了八德。
3. 初中生:作為一名學生,我們應該注重培養自己的八德,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4. 高中生:在面臨選擇的時候,我們應該始終堅持做正確的事情,這是體現八德的一種方式。
5. 大學生:作為大學生,我們應該具備八德,為社會做出更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