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fā hào tǔ lìng ㄈㄚ ㄏㄠˋ ㄊㄨˇ ㄌㄧㄥˋ發號吐令(發號吐令)
同“ 發號施令 ”。 晉 葛洪 《抱樸子·君道》:“發號吐令,則訇若震霆之激響,而不為邪辯改其正。”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發號吐令
成語(Idiom):發號吐令
發音(Pronunciation):fā hào tǔ lì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下達命令,發出指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發號吐令是指領導或上級發出命令或指示,下屬或下級必須服從執行。這個成語強調了領導者的權威和命令的不可違抗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發號吐令常用于描述軍隊、組織、公司等場合中的命令傳達與執行。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人的命令或指示非常嚴格,不容置疑。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戰國時期。當時,齊國的國君齊宣王有一次出征,他在出發前給將士們下達了嚴格的軍令,并且要求每個將士都要忠誠執行。將士們聽到國君的命令后,都表示將絕對服從并盡力完成任務。這個故事傳承下來,成為了形容命令的嚴格性和不可違抗性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發號吐令的結構是“發號”和“吐令”兩個動詞的組合。其中,“發號”意為下達命令,“吐令”意為發出指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領導在會議上發號吐令,要求大家按時完成任務。
2. 老師發號吐令,讓學生們安靜下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發號吐令”拆分成兩個部分,分別記憶。可以通過聯想,將“發號”與“下達命令”聯系在一起,表示命令的發出;將“吐令”與“發出指示”聯系在一起,表示指示的發出。同時,可以結合實際場景,想象一個領導者在高處發出命令,下屬們必須服從執行。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領導、命令相關的成語,如“號令如山”、“一言九鼎”等,以擴大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發號吐令,讓我們按時完成作業。
2. 初中生:班長發號吐令,要求大家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3. 高中生:校長發號吐令,組織學生們參加志愿者活動。
4. 大學生:實習導師發號吐令,要求我們認真完成實習任務。
5. 成年人:公司總經理發號吐令,要求員工們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