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象
基本解釋
(1).以為模式。《韓詩外傳》卷二:“君子容色,天下儀象而望之。”
(2).形象。 章炳麟 《文學總略》:“及夫立體建形,向背同現,文字之用,又有不周,于是委之儀象。儀象之用,足以成體,故鑄銅雕木之術興焉。”
(3).以儀器觀測天象。《晉書·天文志上》:“《春秋文曜鉤》云:‘ 唐堯 即位, 羲和 立渾儀。’此則儀象之設,其來遠矣。” 宋 蘇頌 《進儀象狀》:“臣竊以儀象之法,度數備存,而日官所以互有論訴者,蓋以器未合古,名亦不正。”《明史·天文志一》:“璿璣玉衡為儀象之權輿,然不見用於三代。” 清 嚴如熤 《三省邊防備覽·策略》:“圣人仰觀俯察,休咎之徵鑒諸儀象。”
成語(Idiom):儀象
發音(Pronunciation):yí xià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外表莊重、氣度非凡,儀態端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儀象是由“儀”和“象”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儀指的是儀表端莊,舉止莊重;象指的是形象或者外貌。儀象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的外表莊重,氣度非凡,儀態端莊。它常用來形容人的儀表風度,也可以用來形容事物的形象或外貌。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儀象這個成語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儀表風度,特別是在正式場合或重要場合中,人們會希望自己的儀表儀態莊重、大方得體。這個成語也可以用來形容事物的外貌或形象,比如一個建筑物的外觀莊重大氣,可以說它具有儀象。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儀象這個成語的故事并沒有明確的記載,但是它的含義和用法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社會,人們非常重視儀表風度,尤其是官員和士人,他們需要保持端莊莊重的儀態,以展現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因此,儀象這個成語的含義也就形成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儀象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儀象莊重,給人一種很有氣質的感覺。
2. 這座建筑的外觀儀象非凡,給人一種莊重大氣的感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記憶儀象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儀表端莊、氣質非凡的人站在大象旁邊,形象地展示了儀表風度莊重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想更深入學習成語,可以了解更多與儀象相關的成語,比如“儀表堂堂”、“儀態萬方”等。同時,也可以學習其他與儀表風度相關的詞語,比如“儀容”、“舉止”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的儀象莊重,給人一種很親切的感覺。
2. 初中生:他的儀象非凡,讓人不禁對他刮目相看。
3. 高中生:這位演員的儀象堂堂,展現了他的專業素養。
4. 大學生:這個公司的儀象非常重要,它直接影響著公司的形象和信譽。
5. 成年人:一個人的儀象并不僅僅是外表,更體現了他的內涵和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