鑹子
成語(Idiom):鑹子(cuān zi)
發音(Pronunciation):cuān z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做事不負責任,不認真,草率敷衍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鑹子是一種用于拆除墻壁的工具,也叫做撬棍。成語“鑹子”比喻做事敷衍了事,不負責任,不認真思考或處理問題。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一個人在工作或學習中敷衍了事,不認真對待任務的情況。可以用來批評那些不負責任,草率處理事情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鑹子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戰國時期。有一次,魏國的一位工匠被雇來修理城墻。工匠拿起鑹子,只是隨便敲了幾下,就說修好了。結果,城墻沒過多久就倒塌了。這個故事形象地揭示了鑹子的含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鑹”和“子”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做事總是鑹子一樣,從來不認真對待。
2. 這個公司的管理層就是一群鑹子,不管什么事情都敷衍了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將鑹子和敷衍了事的意思聯系在一起,想象一個人用鑹子隨便敲墻壁,不認真修理的場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學習更多與鑹子相關的成語,例如“鑹鑹有余”(形容做事過分),以及“鑹奸探狡”(形容心機深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作業寫得很鑹子,老師批評了他。
2. 初中生:他的考試答卷寫得很鑹子,沒有仔細檢查就交了。
3. 高中生:他的演講稿準備得很鑹子,沒有花心思研究內容。
4. 大學生:他的實驗報告寫得很鑹子,沒有認真記錄實驗數據。
5. 成年人:他的工作態度很鑹子,總是敷衍了事,沒有認真對待任務。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記憶“鑹子”這個成語。祝你學習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