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毫
成語(Idiom):抽毫
發音(Pronunciation):chōu há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非常細心、精細,連最細微的東西都能注意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抽毫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來源于中國傳統文化。其中,“抽”指提取、拔取,而“毫”指極小的細毛。抽毫的含義是指一個人非常細心,能夠注意到一些非常微小、細微的事物或細節,不會漏掉任何一個細節。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抽毫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觀察力和細致程度很高,能夠發現別人忽略的事物或細節。它可以用來贊美一個人的細心和認真,也可以用來批評一個人的過分計較和小心眼。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抽毫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莊子·逍遙游》一文中。文章中描述了一個人非常細心地觀察了一只鳥的腳爪,連鳥腳爪上的細毛都能看到,因此被稱為“抽毫”。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抽毫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抽”是動詞,表示抽取、拔取的動作;“毫”是名詞,表示極小的細毛。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抽毫地觀察了每一個細節,確保沒有遺漏任何一個錯誤。
2. 她的抽毫觀察能力很強,總能發現別人忽略的問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抽毫”與“細心觀察”聯系起來,因為抽毫形容一個人非常細心地觀察細節。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成語,例如“聚精會神”、“洞若觀火”等,這些成語都與觀察和注意力有關。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抽毫地觀察了昆蟲的翅膀,發現了一只翅膀上的細小裂縫。
2. 初中生:我抽毫地觀察了數學題的每一個步驟,才發現自己的計算錯誤。
3. 高中生:老師在檢查作文時抽毫地發現了我的拼寫錯誤,讓我更加注意細節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