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禋
成語(Idiom):肇禋
發音(Pronunciation):zhào y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的品德高尚、言行端正,能夠為社會作出貢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肇禋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由“肇”和“禋”兩個字組成。其中,“肇”意為開創、發源,表示一個人能夠開拓新局面,創造新成就;“禋”意為祭祀,表示一個人能夠盡到自己的社會責任,為社會作出貢獻。因此,肇禋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言行端正,能夠為社會作出貢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肇禋這個成語常用于表揚一個人的品德高尚、行為端正,以及他為社會作出的貢獻。可以用于贊美一個人在工作、學習或公益事業中的出色表現,也可以用于表揚一個人在生活中的正直和善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肇禋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尚書·周書·洪范》中的記載。相傳,周文王時期,有一位名叫肇禋的大臣,他的品德高尚、言行端正,深受文王的賞識和信任。肇禋為人忠誠正直,勤勉謹慎,為國家作出了重要貢獻。后來,肇禋的名字成為了一個代表品德高尚、能力出眾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肇禋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肇”為動詞,“禋”為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以來都是個肇禋之人,為社會做出了很多貢獻。
2. 這位科學家肇禋之才,開創了許多新的研究領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肇”理解為開創、發源,“禋”理解為祭祀,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同時,可以用“肇禋之人”來形容一個品德高尚、能力出眾的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周文王時期的歷史,以及其他與品德高尚、能力出眾相關的成語,如“賢良淑德”、“德才兼備”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希望將來能成為一個肇禋之人,為國家做出貢獻。
2. 初中生:老師常常用肇禋這個詞來形容那些品德高尚的人。
3. 高中生:只有肇禋之人才能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脫穎而出。
4. 大學生:肇禋之才不僅要有專業知識,還要有為社會作出貢獻的擔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