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一詔
基本解釋
詔書。 南朝 梁 吳均 《答蕭新浦》詩:“身紆丈二組,手擎尺一詔。” 唐 顧況 《和翰林吳舍人兄弟西齋》:“新裁尺一詔,早入 明光宮 。”參見“ 尺一 ”。
成語(Idiom):尺一詔
發音(Pronunciation):chǐ yī zh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尺寸極小,只有一寸的詔書,比喻命令權威小而無力,不足以產生實際效果。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尺一詔是由“尺”、“一”、“詔”三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尺”表示長度為一尺,比喻非常短小;“一”表示數量只有一,意味著非常少;“詔”表示官方的命令或指示。整個成語的意思是,命令的權威非常小,不足以產生實際效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尺一詔通常用于形容某個人或某個組織的命令力量非常弱小,無法得到有效執行的情況。可以用于批評某個人的命令權威不足,也可以用于諷刺某個組織的指示無法得到實際落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尺一詔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晉書·卷一百一·列傳第七十一》中的一則故事中。故事講述了晉朝時期,有一個官員被任命為郡守,但他的命令沒有得到有效執行。最后,他寫了一份非常短小的詔書,只有一寸長,稱為“尺一詔”,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增加命令的權威。然而,這份詔書依然沒有得到實際執行,從而形成了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尺一詔的結構是“尺”、“一”、“詔”,其中“尺”和“一”都是形容詞,修飾“詔”這個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那個部門領導的命令就像尺一詔一樣,沒有人愿意執行。
2. 雖然老板的指示是尺一詔,但我們還是按時完成了任務。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尺寸非常小的詔書,只有一寸長,因此命令的權威非常弱小,記住這個形象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命令、權威相關的成語,如“一言九鼎”、“金口玉言”等,以豐富自己的成語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剛剛布置的作業,我覺得是尺一詔,沒有任何意義。
2. 初中生:班長的命令就像尺一詔一樣,沒有人愿意聽從。
3. 高中生:雖然學校發出了尺一詔一樣的通知,但學生們依然不愿意參加活動。
4. 大學生:教授的要求就像尺一詔一樣,沒有人愿意去完成。
5. 成年人:政府發布的尺一詔一樣的政策,沒有得到實際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