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溺
成語(Idiom):撒溺
發音(Pronunciation):sā n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放縱、放肆、不加約束地任意行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撒溺是由“撒”和“溺”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撒”表示放開、散開,”溺“表示沉迷、迷戀。撒溺的含義是指一個人放縱自己,不加約束地追求自己的欲望,沉溺于某種事物或行為中。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撒溺常用于貶義的語境中,用來形容一個人過度放縱自己,不顧后果地沉迷于某種事物或行為中。可以用來批評那些沉迷于游戲、追求享樂、不思進取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撒溺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后漢書·班彪傳》中,講述了班彪當年在官場上不受約束,放縱自己,最終導致自己的失敗。從此,撒溺成為了形容人們不守紀律、任性放肆的詞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整天沉迷于游戲,完全撒溺其中。
2. 這個孩子被家長寵壞了,一點紀律也不懂,完全撒溺自己的欲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撒溺”拆分為“撒”和“溺”兩個詞來記憶。其中,“撒”可以聯想到放開、散開的意思,而“溺”可以聯想到沉迷、迷戀的意思。通過將兩個詞的意思聯想在一起,可以更容易記憶和理解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放縱、放肆相關的成語,如“放縱自我”、“縱欲無忌”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整天沉迷于電視游戲,完全撒溺其中。
初中生:這個學生對學習沒有任何興趣,總是撒溺于玩樂。
高中生:有些年輕人追求享樂,完全撒溺于眼前的快樂,而忽視了未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