襲履
成語(Idiom):襲履(xí lǚ)
發(fā)音(Pronunciation):xí lǚ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跟隨他人的行動或者步伐,沒有自己獨立的主張和思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襲履由兩個字組成,襲指跟隨、效仿,履指腳步、行動。襲履形容一個人沒有自己的主張和思考,只是盲目地跟隨他人的行動或步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襲履多用于貶義,形容一個人缺乏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只是盲目地模仿他人。可以用來批評那些沒有主見、沒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襲履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的一則故事。故事中,孟子的弟子荀卿在一次旅行中,看到一只大鳥在天空中飛翔,他非常欣賞,于是開始模仿大鳥的飛行姿勢和動作。但是,荀卿沒有考慮到自己的身體條件和能力,結(jié)果摔得鼻青臉腫。孟子看到后,就用“襲履”來形容荀卿盲目模仿的行為。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襲履是一個動賓結(jié)構(gòu)的成語,襲為動詞,履為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學習上總是襲履他人,缺乏獨立思考能力。
2. 這個團隊的成員都是襲履者,沒有人敢提出自己的觀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襲履”與“盲目模仿”聯(lián)系起來,形象地理解這個成語的含義。可以想象一個人盲目地跟隨他人的腳步,沒有自己的主張和思考能力。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與思考和獨立性有關(guān)的成語,如“獨樹一幟”、“獨立思考”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班上有些同學總是襲履其他同學的行為,沒有自己的主意。
2. 初中生:有些人在社交媒體上襲履明星的穿著和言行,缺乏自己的個性。
3. 高中生:我們應(yīng)該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而不是襲履他人的觀點和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