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覽
成語(Idiom):格覽
發音(Pronunciation):gé l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看待、觀察事物時具有獨到的見解和深刻的洞察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格覽一詞來源于《莊子·逍遙游》:“覽爾而無好焉,視爾而無觀焉,聽爾而無聞焉,格爾而無見焉。”意為觀察、看待事物時不受個人偏見、情感因素的影響,客觀地判斷和理解。格覽強調以理性和客觀的態度對待事物,不被表面現象所迷惑,能夠洞察事物的本質和內涵。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格覽一詞常用于描述一個人具有獨特的洞察力和高超的見解,能夠看透事物的本質。可以用來表達對他人才智的贊賞和敬佩,也可以用來自我評價,表示自己具有超脫于常人的觀察力和思考能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該成語的故事起源于莊子的《逍遙游》。莊子在這篇文章中描述了他的境界,表達了對人們追求名利、紛擾世事的批判,并提出了一種超然世俗的境界,即“無為而無不為”。其中“覽爾而無好焉,視爾而無觀焉,聽爾而無聞焉,格爾而無見焉”這句話,強調了以客觀、理性的態度看待事物的重要性。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格覽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格覽世事,對于社會問題有著獨到的見解。
2. 這位教授格覽歷史,對于古代文化有著深刻的理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格覽”聯想成“格外觀察”,表示通過特殊的觀察方式來洞察事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更多與觀察、洞察力相關的成語,如“洞若觀火”、“洞察一切”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格覽學生的進步,給予了他們鼓勵和肯定。
2. 初中生:作為一名優秀的學生,他格覽問題的本質,總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3. 高中生:格覽社會現象,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社會發展和變革。
4. 大學生:在學術研究中,我們需要格覽各種理論和觀點,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和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