忿塞
成語(Idiom):忿塞(fèn sāi)
發音(Pronunciation):fèn sā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極為憤慨和氣憤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忿塞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忿意指憤怒,塞意指堵塞。忿塞意指內心非常憤慨和氣憤,如同心中的怨氣堵塞了胸腔。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忿塞多用于形容人的內心憤怒和氣憤的情緒,常用于描述對不公正、不合理的事情感到憤慨和憤怒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忿塞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后漢書·劉盆子傳》中,記載了劉盆子因為對曹操不滿而憤怒的故事。劉盆子是東漢末年的一個士人,他的才華被曹操所賞識,但是他卻不愿意為曹操效力。曹操曾多次派人來招募他,但他都斷然拒絕。一次,曹操派人再次來請劉盆子,他的妻子回答說:“我丈夫忿塞而死,不肯出門。”劉盆子的妻子用“忿塞”來形容劉盆子內心的憤怒和氣憤。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忿塞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其中“忿”是形容詞作為主語,表示憤怒;“塞”是動詞作為賓語,表示堵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聽到這個消息后,忿塞得無法言語。
2. 在面對不公正的待遇時,他忿塞地離開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忿”字與“憤”字聯系起來記憶,因為“忿”和“憤”都表示憤怒的意思。而“塞”字可以與“堵塞”聯系起來,因為“塞”表示堵塞的意思。通過這種聯系,可以幫助記憶成語忿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和了解其他表達憤怒和氣憤的成語,如“怒發沖冠”、“怒火中燒”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聽到老師對我的批評,忿塞地哭了起來。
2. 初中生:看到那個不公正的決定,他忿塞地向校長提出了抗議。
3. 高中生:面對社會的不公正現象,我感到忿塞和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