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chí hún dàng pò ㄔㄧˊ ㄏㄨㄣˊ ㄉㄤˋ ㄆㄛˋ馳魂宕魄(馳魂宕魄)
形容振撼心靈。 聞一多 《李白之死》詩:“還有吹不滿旗的靈風推著云車,滿載霓裳縹緲、彩佩玲瓏的仙娥,給人們頌送著馳魂宕魄的天樂。”亦作“ 馳魂奪魄 ”。 徐遲 《地質之光》:“各種印象,新鮮而又莊嚴,使他目不暇給,馳魂奪魄。” 李瑛 《鉆塔禮贊》詩:“望著馳魂奪魄的鉆塔群,想起這一切,耳邊卷來了無邊的戰鼓和汽笛。”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馳魂宕魄
成語(Idiom):馳魂宕魄
發音(Pronunciation):chí hún dàng p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精神高度激動,情緒極度激昂。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的“馳魂”指的是精神飛揚,意味著人的靈魂在狂喜中奔馳;“宕魄”指的是身體的得意,意味著人的精神和身體都達到了極度的興奮狀態。整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人的心靈和身體都在極度激動中。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人在極度激動的情況下,精神高度亢奮的狀態。可以用來描述人在取得重大成就、經歷巨大喜悅或者遭遇巨大挑戰時的心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戰國時期,楚國有一位名叫屈原的大臣,他忠誠而聰明,深得楚王的寵愛。然而,由于其他大臣的陷害,屈原被貶謫到了邊遠之地。在他流亡期間,他寫下了許多悲痛的詩歌,表達了對國家和人民的思念和憂慮。最終,他選擇了投江自盡,以表達對國家的忠誠。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每年都會在端午節舉行劃龍舟和吃粽子的活動。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兩個詞組成,分別是“馳魂”和“宕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比賽中獲得冠軍時,激動得馳魂宕魄。
2. 她聽到好消息后,精神馳魂宕魄,久久無法平靜下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在得到驚喜時,精神和身體都變得異常興奮,如同靈魂在飛揚,身體在得意地跳躍,形成了馳魂宕魄的狀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屈原的故事,了解他的忠誠和對國家的熱愛。也可以學習其他相關的成語,如“馳名中外”、“魂飛魄散”等,來豐富自己的詞匯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考試中得到滿分時,激動得馳魂宕魄。
2. 初中生:當我聽到自己被選為班長時,心情馳魂宕魄,感到無比榮幸。
3. 高中生:我在比賽中獲得冠軍時,興奮得馳魂宕魄,感受到了勝利的喜悅。
4. 大學生:當我收到錄取通知書時,激動得馳魂宕魄,意識到自己即將開啟大學生活。
5. 成年人:在我結婚的那天,心情馳魂宕魄,感受到了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