戾契
成語(Idiom):戾契(lì qì)
發音(Pronunciation):lì q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言語或行為態度兇惡剛烈,不顧他人感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戾契由“戾”和“契”兩個字組成?!办濉敝竷磹簞偭?,不顧他人感受;“契”指約定、盟約。戾契形容人的言行態度兇惡剛烈,不顧他人的感受,不顧及他人的約束和盟約。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戾契常用來形容人的態度兇惡剛烈,不顧及他人感受的行為??梢杂糜诿枋瞿橙藢Υ藭r的不友善、不講理的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戾契的故事起源于《左傳·昭公二十九年》。昭公是一個春秋時期的國君,他曾經與另一個國家的國君訂立盟約,但是后來違背了盟約。他的臣子子產對此感到非常憤怒,因此用“戾契”來形容昭公的行為態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戾契是一個形容詞+名詞的結構。形容詞“戾”修飾名詞“契”。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待下屬總是戾契,沒有一絲溫和的態度。
2. 她的言辭戾契,完全沒有考慮到他人的感受。
3. 這個人的行為態度戾契,讓人非常不喜歡。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戾契”與“兇惡剛烈”的意思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一個人兇狠地拿著一把刀,對著別人猛砍,完全不顧及對方的感受。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戾契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可以學習其他與戾契相近的成語,如“狂妄自大”、“蠻橫無理”等,加深對這些形容人態度兇惡剛烈的成語的理解。
2. 可以了解更多關于春秋時期的歷史和文化,了解《左傳》中的其他故事和成語的起源,拓寬自己的知識面。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的態度戾契,總是欺負我們。
初中生:老師對待學生的態度很戾契,總是不耐煩地回答問題。
高中生:他的言辭戾契,完全沒有為別人考慮。
大學生:這個公司的領導態度戾契,對員工很不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