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袒
徒袒(tú tǎn)
發音(Pronunciation):tú t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赤身露體,沒有衣物遮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徒袒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人沒有穿衣服,赤身露體的狀態。在這個成語中,“徒”表示空虛、空洞,“袒”表示赤裸、露出。徒袒一詞形象地描繪了人們身體被剝奪了保護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徒袒一詞常用于形容人們在極端環境下,或者是在無辜受到傷害時的無助和無保護的狀態。它可以用來形容人們在戰爭、災難、貧困等困境中,失去了衣物和庇護的情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徒袒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卷三十·孟子荀卿列傳》中,記載了戰國時期哲學家孟子與荀卿的一次辯論。當時,孟子用“徒袒”一詞來形容人們在戰亂中的無助狀態,強調了統治者應該保護人民的權益。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徒袒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大雨中,他徒袒站在街頭,無家可歸。
2. 這些災民在地震后徒袒逃生,身心受到了極大的傷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徒袒”與“赤身露體”這個近義詞聯系起來,形成聯想記憶。同時,可以想象自己在寒冷的冬天里徒步穿過一片荒原,身上只有一件薄薄的衣物,徒袒地面對寒冷。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徒袒相關的成語,如“徒勞無功”、“徒勞無益”等,可以進一步豐富對這個詞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在游泳池里徒袒暢游。
2. 初中生:戰爭爆發后,許多人被迫徒袒逃亡。
3. 高中生: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中,很多人感到內心徒袒無助。
4. 大學生:面對人生的挫折,我們不能徒袒放棄,而是要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