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 依經傍注 (yī jīng bàng zhù)
發音(Pronunciation): yī jīng bàng zh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 指人在學習、工作等方面,依據經典或前人的注解,來進行研究和實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 “依經傍注”源自于《孟子·梁惠王上》:“有術者從一而終,無術者從百而終。”意思是有學問的人可以從一本書中學到很多知識,而沒有學問的人卻需要看很多書才能學到一點知識。這個成語的含義是指在學習或工作中,應該依據經典著作或前人的注解來進行研究和實踐,以便更好地掌握知識和技能。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 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學習或工作時,能夠遵循經典或前人的經驗和教導,進行深入研究和實踐的情況。可以用于表揚一個人在學習或工作中嚴謹、有條理、注重學術傳統的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 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孟子的一段對話。在這段對話中,孟子告訴梁惠王,有學問的人只需要從一本書中學習,就可以獲得很多知識。而沒有學問的人則需要看很多書才能學到一點知識。這個故事強調了學習應該以深入研究和實踐為基礎,而不是泛泛地涉獵。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 這個成語由三個詞組成,其中“依經”意為“依據經典”,“傍注”意為“前人的注解”。通過這個成語的結構,可以清楚地表達出依據經典著作和前人的注解來進行學習和工作的意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研究領域始終依經傍注,深入研究了很多經典著作和前人的注解。
2. 這個公司的員工都非常注重依經傍注,他們在工作中遵循了很多成功企業的經驗和教訓。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 可以將“依經傍注”這個成語與學習的過程聯系起來。想象自己在學習時,依據經典著作和前人的注解,進行深入研究和實踐的場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如果對這個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了解孟子的思想和其他相關的成語,如“一本正經”、“學而時習之”等,來擴展對中國文化和哲學的認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在學習的時候要依經傍注,聽老師的教導,做好筆記。
2. 初中生:我在寫作文的時候,喜歡依經傍注,通過閱讀名人的作品來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3. 高中生:為了更好地準備考試,我會依經傍注,研究歷年的試題和各種復習資料。
4. 大學生:在進行科研項目時,我會依經傍注,參考前人的研究成果,進行創新和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