僭禮
成語(Idiom):僭禮(jiàn lǐ)
發音(Pronunciation):jiàn l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越級去做某種禮節或行為,超出了自己地位所應有的范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僭禮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僭”意為超越、超過,表示超出自己的地位;“禮”意為禮儀、規矩,表示應有的行為。僭禮指的是某人超越自己的地位,去做一些超出自己所應有的禮節或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批評或諷刺那些超出自己地位的人,特別是那些虛偽、自以為是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人過于熱情、過分殷勤地對待他人,超出了正常的禮貌范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禮記·曲禮上》中有一則故事,說的是魯國有個叫子罕的人,他原本是一個平民,卻自稱為公子,穿著華麗,以超出自己地位的方式行事。后來,子罕被孔子批評為“僭禮”,即超越了自己地位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作為一個普通員工,卻經常越級向上級領導提建議,真是太僭禮了。
2. 這個人明明只是一個小小的官員,卻穿著華麗,說話傲慢,實在是太僭禮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僭禮”這個詞語與超越自己地位的行為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站在一個高于自己地位的位置上,做一些超出自己應有范圍的事情,這樣可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與禮節、規矩相關的成語,如“守禮如壁”、“不識抬舉”等,以豐富對中國文化和社會禮儀的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他明明是個學生,卻老是對老師說些超出自己地位的話,真是太僭禮了。
2. 初中生(14歲):班里有個同學自稱為“班長”,他平時不負責任,真是太僭禮了。
3. 高中生(17歲):她明明只是個普通學生,卻老是越級向學校領導提建議,有點僭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