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聳入云霄 (sǒng rù yún xiāo)
發音(Pronunciation):sǒng rù yún xiā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建筑物或山峰高聳入云,極其壯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聳入云霄是一個形容詞語,用來形容建筑物或山峰的高聳和壯觀。它表達了事物高大、雄偉的特征,給人一種震撼和崇拜的感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高大的建筑物、山峰等自然或人工景觀。也可以用來比喻某人的才華、成就或影響力非常突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逍遙游》有這樣的描述:“南海之帝,名曰赤松子。其狀如人而聳入云霄,其臂如椽,其目如朗星。若是者何?此赤松子之狀也。”這段描述描繪了南海之帝赤松子的形象,形容其高大威嚴,聳入云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聳入云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座摩天大樓聳入云霄,成為城市的地標。
2. 他的聲音如雷般的響亮,讓人無法忘懷,真是聳入云霄。
3. 這座山峰聳入云霄,遠遠望去非常壯觀。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聳入云霄”聯想成一座高聳入云的建筑物或山峰,形象地表示高大壯觀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建筑和山峰的特點,以及中國古代的山水畫和詩詞作品,深入體驗聳入云霄的美妙意境。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那座高樓像一座聳入云霄的巨人。
2. 初中生:這座山峰聳入云霄,給人一種無限的向上力量。
3. 高中生:他的成就和貢獻真是聳入云霄,令人敬佩不已。
4. 大學生:那位藝術家的作品真是聳入云霄,展現了他的創造力和藝術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