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色服
基本解釋
元 代內廷大宴時的官服?!对贰ぽ浄疽弧罚骸啊|孫’, 漢 言一色服也,內廷大宴則服之。冬夏之服不同,然無定制。凡勛戚大臣近侍,賜則服之。下至於樂工衛士,皆有其服。精粗之制,上下之別,雖不同,總謂之‘質孫’云?!卑矗嘿|孫,亦作“ 只孫 ”,蒙語jisun(顏色)音譯。參閱 箭內亙 《蒙古的詐馬宴與只孫宴》、 韓儒林 《元代詐馬宴新探》。
成語(Idiom):一色服
發音(Pronunciation):yī sè f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的言行舉止一貫,沒有變化,沒有雜亂。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一色服”源自《論語·子罕篇》。原文中的“子罕言利,與命與仁?!?,意思是子罕說了有利的話,就一定要按照這個話的意思去辦事,而不要隨便變化。后來,人們用“一色服”來形容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始終如一,沒有變化,沒有雜亂。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行為、言辭等始終如一,沒有變化。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論語》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儒家經典之一,記載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其中的“子罕篇”中,子罕是孔子的弟子之一,他在這一篇中強調了一個人言行舉止的一致性和堅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工作一直以來都是一色服的,從不偷懶。
2. 這位老師的教育理念一色服,對學生要求非常嚴格。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一色服”與一個始終如一的形象聯系起來,如一塊顏色不變的布料,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意義的成語,如“一貫如一”、“一往無前”等,來拓展對形容人行為一致性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每天做作業都一色服,從不拖延。
2. 初中生:他的打扮一直以來都是一色服的,從不追求時尚。
3. 高中生:她的學習態度一色服,從不松懈。
4. 大學生:他在社團活動中的參與度一直以來都是一色服的,從不缺席。
5. 成年人:他的工作表現一直以來都是一色服的,從不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