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母
基本解釋
猶節婦。 清 陳康祺 《燕下鄉脞錄》卷二:“ 婺源 之 大畈 汪 氏有節母樓,節母, 程克家 女,幼字 汪鴻階 。 鴻階 卒,節母年十五,未嫁也,欲身殉,父母泣戒之,則請詣夫家守貞。”參見“ 節婦 ”。
成語(Idiom):節母(jié mǔ)
發音(Pronunciation):jié m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以德行高尚、行為端莊、節操堅守的母親。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節母是一個褒義詞,形容一個母親在家庭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她有高尚的品德和端莊的行為,嚴守自己的節操。節母的形象給人一種正直、堅強和善良的感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節母一詞常用于贊美一個母親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和對家庭價值的堅守。可以用來形容一個母親在教育子女、關心家庭成員、維護家庭和諧等方面的表現。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節母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左傳·哀公二十五年》。故事中,魯國的哀公讓大夫子貢來監察國家財政,結果子貢發現國庫中有一塊玉,于是問哀公是否可以用來供奉祖先。哀公回答說:“我有一個節母,她的節操是無價的,她寧可餓死也不會用這塊玉。”從此,節母成為形容一個母親高尚德行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節母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節指端莊、高尚的品德,母指母親。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是一個真正的節母,對孩子們的教育非常嚴格。
2. 她以身作則,成為我們心目中的節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節母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母親端莊、高尚的形象,堅守自己的原則和價值觀,保護和關愛她的家庭。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和了解其他與家庭、母親有關的成語,如賢母、慈母等,進一步豐富對家庭價值和母愛的認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媽媽是個真正的節母,她每天幫我寫作業,還給我講很多有趣的故事。
2. 初中生:我媽媽是個非常了不起的節母,她不僅照顧我,還經常志愿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3. 高中生:我媽媽是我心目中的節母,她在我成長的過程中一直給我很多鼓勵和支持,讓我變得更加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