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以成俗,習以成風
基本解釋
◎ 習以成俗,習以成風 xíyǐchéngsú,xíyǐchéngfēng
[get accustomed to sth.] 習慣了,就形成了風氣
今聚天下之不敢言是非者在朝廷,又擇其不敢言之甚者為臺諫,習以成風,如何做得事?!巍?朱熹《諫諍》
成語(Idiom):習以成俗, 習以成風
發音(Pronunciation):xí yǐ chéng sú, xí yǐ chéng fē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某種行為或觀念經過長期的習慣而形成常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某種行為或觀念在社會上經過長期的習慣養成,逐漸形成常態,成為人們習以為常的風俗或風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描述某種行為或觀念在某個社會、群體或地區中已經成為普遍習俗或風氣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僖公二十四年》:“習事以成俗,而后可以成風?!背鲎灾袊糯浀涫窌蹲髠鳌?,原文是說要想形成一種社會風氣,首先要通過長期的習慣養成,然后才能逐漸形成風氣。后來,這句話被人們簡化為“習以成俗, 習以成風”成為了一個常用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習以成俗, 習以成風,是由四個詞語組成的成語,前兩個詞語“習以”表示通過習慣養成,后兩個詞語“成俗, 成風”表示形成習俗或風氣。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地方的人們喜歡喝茶,已經習以成俗,成為了這里的一種風俗。
2. 遵守交通規則是每個司機的責任,我們要把遵守交通規則習以成俗,成為一種良好的交通風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習以成俗, 習以成風”與“習慣養成”和“形成風氣”這兩個概念聯系起來,通過理解和記憶這兩個概念的關系,來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深入研究中國的習俗和風氣,了解不同地區的風俗習慣和社會風氣的形成過程,以及習以成俗, 習以成風在不同場景中的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要把保護環境的意識習以成俗,形成良好的環保風氣。
2. 初中生:做人要講文明,不說臟話是我們應該習以成俗的行為。
3. 高中生:學校要倡導誠信,讓學生樹立誠信意識,讓誠信習以成俗,成為學校的一種風氣。
4. 大學生:大學生要注重學術道德,不能抄襲,要把學術誠信習以成俗,維護學術界的風氣。
5. 成人:社會需要公平正義,每個人都應該遵守法律,讓法治習以成俗,成為社會的一種風氣。